寄语:《灯光》语文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灯光》语文教案 篇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①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②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清课文脉络。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2.读课文,通过填空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个“多好啊”的句子,加以体会。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引起“我”的回忆。)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3)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导朗读(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
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
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感情朗读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是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灯光》语文教案 篇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熄灭、哀鸣、碾雪”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那些农民的友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沿途的农民点灯给“我”温暖和力量的友善,教育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那些农民的友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具:
投影仪(片)、生字卡
教学方法:
引读法,读读议议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在寒冷的夜晚,四周漆黑一片,寒风呼呼地吼着,你一个人开车行走在乡间的路上,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当这寒夜的灯光在你最需要的是时候打开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件温馨的故事——《寒夜的灯光》。
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
(1)圈出生字、生词。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自学提示独立思考。
4.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再练习读课文。
3.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4.汇报思考的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感知当时情况。
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感知当时情况的特殊?
(1)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学生自由交流。
四、抄写生字生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11.寒夜的灯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吧!
二、品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
1.指名读课文第3—8自然段,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由质疑。
2.教师归纳、整理,投影出示:
(1)在出诊和回家的过程中,“我”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2)“我”的情绪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3)“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这句话怎样理解?
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汇报。
(1)“我”的情绪变化:壮着胆子——忧虑——不感到孤独,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2)投影出示句子。
①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
②注意体会“依 ……此处隐藏5952个字……p>3感悟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寒夜)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 (板书:的灯光)看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温暖、希望……)
3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寒夜的灯光》。读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文中寒夜的灯光,给作者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吧!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 l )指名认读生字词。
小镇诊所婴儿荒野徐徐冻僵复杂多余致意熄灭哀鸣孤独
注意读准“镇、诊、致”的翘舌音,“婴、僵”的后鼻音。“荒”的下面是“亢”,不要多写一点;“孤”的右边是“瓜”,不是“爪”,注意区分。
( 2 )齐读生字词。
( 3 )这些生字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联系课文中具体语境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出诊。而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寒夜里出诊的医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自由读。
4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交流感受
1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读到特别令你感动的地方,用" _ ”标记出来。2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指导。
( l ) “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①荒野的夜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平时:漆黑一片,此时:一路灯光)
②课件出示:“平时,一人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③平时节俭的农民为谁亮起了一路灯光?此时,医生的感受是什么?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读读这段话。
④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令人感动,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让我们怀着对农民们乐于助人精神的深深感动读读这段话。
( 2 ) “车子开了一会儿,我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①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我”的恐惧和忧虑?“我”的恐惧和优虑是什么?(联系课文第7自然段理解)“我壮着胆子……驶离这户人家。”“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
②课件出示:“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③作者为什么说“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
④教师引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
⑤此时医生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吗?(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让我们感受着温暖与力量读读这句话。
⑥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灯光的再次闪烁,为医生指明方向,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3你对这位医生有什么感受?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这时候,外面下大雪了……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既然回家不方便,医生为什么坚持要走,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开着车上路了,窗外寒风呼呼地吼叫着。”“这一带,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说明了什么?
4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 1 )指名读。
( 2 )自由读。
( 3 )体会,背诵。
(二)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那么,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充满关爱的故事?(指名说)
2在《爱的奉献》中总结。
《灯光》语文教案 篇九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12个生字。2.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忠灭、哀鸣、碾雪"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忠灭、哀鸣、碾雪"等词语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相关画面: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灯都亮着,仅仅是为了给一个出诊的医生照明回家的路!这情景多让人感动啊!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寒夜的灯光》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寒夜的灯光)
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画出生字。
(1)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①加偏旁记忆的字有:
真-一镇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
②换偏旁记忆的字有:
珍一一诊缰一一僵
(2)指导书写。
"镇"是左右结构,右边"真"里有三横,不要少写。
"杂"是t下结构,上面是"九","水"。
"荒"是上下结构",非""亡",不要写成"~"。
3.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再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寒冷的夜晚,有人请"我"出诊)
(2)说说你从文中还读懂了些什么?
(夜晚很冷;农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课堂
1.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
2.学生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灯光》语文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