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行实验,比较水滴滴在不同纸上的现象。
2、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各种纸的不同作用。
活动准备
1、不同的纸(卡纸、餐巾纸、宣纸、塑料包装纸)每人各一张。
2、水杯、滴管每人一个,彩色笔、录音机等。
3、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幼儿随音乐《大雨和小雨》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听,下雨啦!让我们一起唱这首歌吧!(师幼齐唱)
(1)提出问题,设置疑问
师:小朋友猜一猜,下雨天如果我们头顶纸到活动室,雨水滴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子?
幼:纸会湿。
幼:纸不会湿,水会在纸上流动。
(2)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现在小朋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你们同意哪一种?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哪种纸吸水?哪种纸不吸水?
教师出示卡纸、餐巾纸、宣纸、塑料包装纸,师幼共认。
2、猜想与探索
(1)交代任务,进行猜想。
教师出示统计表一,把刚认完的各种纸的实物贴在表内。
幼儿6人一组,分5个小组进行讨论。
(幼儿出现初步的合作,教师及时捕捉并鼓励)
教师巡视并询问每个幼儿的猜想:你猜的是哪种纸吸水?哪种纸不吸水?
(2)交流、分享
引导幼儿做标记。幼儿按组去黑板的统计表中用彩笔做标记。
师:你认为哪种纸吸水就在哪种纸下面的栏中做标记。
幼儿都画完后,教师提出质疑:小朋友在每种纸上都做了标记,到底哪种纸吸水呢?
(3)自主探索,观察小水滴滴在各种纸上的现象
教师发水杯、滴管、各种纸每人一张。
师:卡纸吸水吗?
幼儿动手操作,师幼共试。用滴管在水杯吸水后滴在卡纸上,教师巡视,对操作正确的幼儿及时鼓励,指导纠正有困难的幼儿。
师:卡纸吸水吗?吸得多不多?
幼:吸水,但是很慢,也不多。
师:餐巾纸吸水吗?吸得多不多?宣纸吸水吗?吸得多吗?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幼儿鼓励。
(经过实验,餐巾纸、宣纸都吸水,而且吸得多)
师:塑料包装纸吸水吗?它吸得多不多呢?让我们也来动手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水滴滴在塑料包装纸上是什么样的?水是停在原处,还是四处散开?还是浸到纸里?
幼:水滴停在原处。
教师引导幼儿用滴管口在水滴边缘划动,观察水滴怎样运动。
幼:水滴会流动。
(4)交流分享,在表中作标记。
教师重新出示统计表,幼儿分组用彩笔在表中作标记。
(大部分幼儿在卡纸、宣纸、餐巾纸栏中作了标记,也有几个幼儿在塑料包装纸栏中作了标记)
师:我们再动手做一做,塑料包装纸吸水吗?
幼儿再动手试一试,验证塑料包装纸不吸水。
3、教师总结
师:水滴滴在不同的纸上,现象就不同。有的纸吸水;有的`纸不吸水;有的纸吸水多;有的纸吸水少。不同的液体滴在这几种纸上,图案也不一样,我们回家可以用彩色水滴去试一试。
4、自主创作,用水滴画画。
师:我们通过动手尝试,发现宣纸是吸水的,看老师在干什么?
教师拿滴管把水滴滴在宣纸上,形成一个个图案,让幼儿观察,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幼儿动手操作,每个幼儿一张宣纸。
教师巡视,对滴出图案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师:你滴了什么图案?
幼:我做了一个大太阳。
幼:我滴了一只小兔。
幼:我滴了一辆小汽车。
师:你们真棒!我们比一比谁的作品漂亮?好吗?(小组内比一比)
教师把幼儿用水滴滴的画贴在美工区内展示。
《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水滴滴在不同纸张上出现的不同现象。
2、乐意和同伴交流试验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1、不同材质的纸张:铝箔纸、蜡光纸、塑料包装纸、宣纸、报纸、餐巾纸。
2、水、滴管。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题。
(1) 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在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滴)
(2) 它滴在水里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滴是保持原样的吗?水滴去哪里了?
(3) 滴在也叶子上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滴是保持原样的吗?
(4) 小结:原来水滴滴在不同的地方,它会出现不一样的现象。那么滴在不同的纸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2、出示塑料包装纸。
(1) 请你来猜猜水滴滴在塑料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它是保持原样还是扩散开来,是保持原样还是流到别的地方去了,它是停在表面,还是渗透下去了?
(2) 幼儿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3) 交流实验结果。
3、在其他纸上的实验。
(1) 每位幼儿一张记录纸,先请幼儿猜猜水滴滴在不同纸上出现的不同现象,保持原样的打√,没有保持原样的打×。
(2) 幼儿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3) 交流实验结果。
4、结束部分:
(1) 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水滴在石头上是什么样子的?
(2) 出示滴水石穿的照片。
(3) 小结:虽然小水滴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日积月累,它能把石头滴穿。所以我们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学什么本领,都要有恒心,坚持到底,这样你就能把许多事情做好。
《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了解小水滴的旅行经过,感受旅行的快乐,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假期都去过什么地方旅行?谁来分享一下?(板书:____旅行) ……此处隐藏1050个字……知道什么叫生物和微生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第1课《水滴里的生物》。
2、第一部分:观察采集来的水样,引出用显微镜观察的活动。
先让学生凭借肉眼和放大镜直接观察水样,由此,激发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愿望,产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3、第二部分,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①认识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分的功能。
②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4、第三部分,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种类及分布。
①通过阅读课文资料,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②借助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分布及种类,并知道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为后面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③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
二、科学探究:
5、填一填:把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填写在相应处。
猜一猜:水滴里有什么呢?我想可能有:
看一看: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把看到的不同水滴里的生物画下来。
池塘水井水沟水
雨水
用显微镜观察了水滴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议一议: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三、全课总结:
6、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布置作业:完成实验册上有关内容。
《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七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意境,感受小雨滴顽皮的快乐。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结合生活经验创编。
过程:
一、欣赏散文诗
1.现在是什么季节?
2.我喜欢春天的风,轻轻的,柔柔的。你喜欢春天的什么?
3.春天怎么样?
4.听春天里还有什么?
5.它会到哪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6.小雨滴到了哪里?
7.到了草里,是怎么做朋友的?
8.怎么到小花上的,还会去哪里?
9.师念散文诗10.小雨滴都到了哪些地方?
11.沙滩上走上去有什么感觉?
12.还到了哪些地方?
1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雨滴?
14.什么地方觉得它很顽皮?做什么顽皮的事情很有趣?
二、创编
1、小雨滴还会到哪里?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和好朋友说说。
2、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3、你们喜欢小雨滴吗?不仅你们喜欢,小花、小草等都喜欢,这是为什么?
三.师总结。
《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八[www.]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3、在参与小水滴旅行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活动准备:
1、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2、小水滴图片若干;4幅小水滴旅行图片若干份3. 音乐《去郊游》 《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出活动内容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郊行吗?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去郊游》的音乐响起,老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进入活动室。)师;哇,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是什么呀?
(老师带幼儿到事先设计好的场地,有许多的小水滴。)师:小水滴你在这干什么?
师模仿小水滴的声音答:(小朋友好!我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这次我很想到天上去旅行,你们说行吗?我该怎么去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幼: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开动小脑筋帮小水滴想办法。现在,王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播放课件、放静音)1. 讲述故事师提问:
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
b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体变的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
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
d 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
2、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师: 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师幼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3.游戏(1)角色表演游戏a 师:哎,这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水滴妈妈一块旅行去。
b 教师边讲故事,边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滴变化过程的状态。(还可以给幼儿拍照)(2)操作游戏师:小朋友和小水滴一块旅行快乐吗?(快乐)小水滴也很开心。可她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我们帮忙,我们安静下来听听看,好吗?
师模仿小水滴口吻:“我在旅行时拍了4张好看的照片,我想把这4张照片按照我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这张贺卡的1.2.3.4框中,贴好后送给我们的好朋友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这次和小水滴旅行的快乐好吗?请小朋友帮我一起贴。”(小朋友们搬上自己的小椅子有秩序地到桌子旁轻轻坐好。按小水滴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标有1.2.3.4的贺卡框中)(幼儿自由贴,教师巡视指导)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小朋友贴的真不错,(放《火车开了》的音乐)火车开来了,我们坐上火车,帮小水滴送贺卡给它的好朋友吧!
(带幼儿开火车随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它即属于科学领域,有属于语言领域。孩子们从小就对水既熟悉又特别感兴趣,我们直接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他们一定不感兴趣。大班的幼儿处于探索期,对水是熟悉的,但对水的三态变化却不能很好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语言故事中掌握水与水蒸气互变的浅显的科学道理。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设计了形象的场景和许多图片,其次就是师幼互动。形象的场景和图片激发了幼儿幼儿活动探究的兴趣,同时师幼之间适时互动为幼儿的感情交流提供了平台,也有了经验的分享,更有不同观念的碰撞与提升。
作为中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如果我能在讲述故事中多多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并把游戏参与到故事中,多与他们建立互动的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在提问中,多引发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整节课上下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水滴》幼儿园中班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