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家长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家庭教育征文家长1500字 篇一我和儿子一起成长
如何养育孩子,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是我初为人母时考虑的首要问题,为了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学习,在成长的道路上,在平凡又艰辛的日子里,我们一路欢笑,一路歌。
儿不知不觉中,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当儿子幼升小学拼音时,我和他一起参加了拼音辅导班。我又从新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两个第三声词组的读法等。
儿子从小就对棋牌和数字类的游戏着迷,他的爷爷也一直引导他学会下象棋,他爸爸教他玩数独,他学会后也把我教会,在此之前我对象棋、数独这类偏属男生的游戏一窍不通,现在这也是我的最爱。我和儿子经常一起下象棋,或者顶着脑袋填数独里的数字,经常为了一步棋或者一个数字争论半天。
儿子从幼儿园时期就一直上英语辅导班到现在,我经常陪伴他一起学习,晚上督促他一起完成口语练习作业,不知不觉中我丢掉的英语词汇又捡了回来。我们在学习中,共同进步,重要的是,我们有更多的交流话题。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注重买适合他年龄段看的书,对于买书,我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优秀的人交朋友。我会在他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启发她,这本书里讲了些什么故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常常在精彩的段落时,他会读给我听,有时我们会互相读给对方听。一起从书本中寻找积极向上的动力。家里的童话故事、精美散文、世界名著相对较多,因为我和他爸爸一直喜欢这类的书,我充分感觉到,在孩子读书方面,父母所起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现在还特别喜欢听评书和故事,只要有时间就会抱着国学机或者音响听,吃饭听、睡觉听、练字时更是机不离身。现在都能把《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里的故事讲给我听,还经常拿书里的人物关系来考我和他爸爸,我为了不在他面前露怯,也不得不背地里偷偷的啃书本。
儿子小时候不喜欢运动,因为一个月的时候因为肺炎进了医院的ICU,从此我的心里留下阴影,担心他体质弱,免疫力不高,所以从小就带他接触各种运动,报名乐高班、武术班,还陪他一起玩各种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慢慢的他喜欢上了足球,他经常抱着足球和弟弟找小朋友在小区里踢,现在长得又高又壮,从原来班里排队一直站前排的小个子,成长到了队伍的中后位置,而且吃饭也从不挑食,现在的饭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能够在运动场上看到儿子的身影跑来跑去。
儿子现在可以帮我完成很多家务,有时在做饭时也会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择菜、洗碗、拖地、晾晒衣服等等。这是我最为自豪的。今年过年的饺子就是是我们共同完成的,赢得了家人的高度赞扬。我们会一起做寿司、肉丸等。他喜欢从视频里看各种各样的美食视频,经常向我要求吃各种想吃的料理,所以我们经常尝试各种菜肴。慢慢的,我的烹饪技术也有了长进。
在学习上我经常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都是通过考试竞争取得今天的好成绩,才有了你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条件。妈妈通过考试进了现在的单位;你的爸爸原来在乡镇工作,也是通过在单位竞选,靠着自己的努力,层层过关调到市里工作,你的叔叔也是从小就努力学习,考到北京人大,并且学习到研究生毕业留到了北京工作生活,现在也是一家大律所的合伙人,经常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从小就给你们带世界各地的玩具、衣服等等,我们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也不是天才,有的,只是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厚积而薄发,今天你所有的努力终有一天会给你丰厚的回报,所以你现在只负责不停努力就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它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我每一刻都是幸福的。这是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只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职做一位好母亲。在做母亲的过程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我会一直努力和孩子一起进步成长。
使孩子喜欢上学习的建议 篇二帮孩子树立信心
怎样建信心呢?
第一:设立一个极为简单的目标。
比如,这次只要比上次考试进步2分即可,或2名即可。设置目标的目的是,让孩子能迅速达成。目标一定要简单易行,让孩子觉得,蹦一蹦,努力一下,就能达成。达到后,迅速给于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是能看到回报的!这样孩子,就积累了一点点小信心。但其实还是不自信的,因为毕竟进步了一点点嘛。
第二:需要继续设定小目标,再设定2分或者2名。
很多学校都是周测,或月考。因此很快就到。怕孩子忘记了,就贴个小纸条,在墙上,时时提醒。若再次达成,孩子,此时,才会真的对自己有点信心了。
家长,要做的就是极有耐心。不要烦躁,千万别沟通的时候,突然吵起来了。
第三:有的'孩子,可能开始说,这次目标长3分或3名吧。
不用设定更高的目标,比如5分、8分啥的。而是要继续稳扎稳打,再次3名或者3分。(前进3名比3分难度大)。再说,若设定增长3名,反而增长了5名,这种“意外惊喜”,往往带给人的信心、成就感更大。
为什么不要急于求成呢?因为,我们要尊重常识。学霸,不是一两次就能追上的。人家毕竟已经付出了好多年的努力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天吃成的。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孩子刚刚燃起的信心小火苗。保证一切在可控范围内。切记,不可急于求成。
环境设置,言传身教
我们成天逼孩子学习,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可是我们自己还在学习,还在成长吗?
你让孩子读书,这几年,你又读过几本书?
如果你内心就觉得学习新知识是件痛苦的事,又如何去给孩子讲学习的乐趣。
还是那句话: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另外,在环境的设置上,我们也应该去观察一下,是否孩子的房间东西太多太杂,令本来注意力就不集中的孩子分神?是否孩子在写作业时,其他家人都在大声的看电视、打麻将?是否家中孩子太多,几个孩子一块写作业,互相影响……
孩子需要一个学习的氛围,这个氛围是需要我们花心思,下决心去为孩子创造的。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天生就对知识有苛求,在学业上有自己的自尊,对学习有天然的兴趣。我们更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发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勤奋”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凭空产生,它只会成长在理性、责任、兴趣的土壤中。
家庭教育征文家长1300字 篇三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大年初三吃好晚饭,我和孩子妈妈商量着明天带孩子去蓝山湾木艺小镇游玩的事情。当时觉得不过是完成一个任务,免得孩子觉得好像没有放假一般。不想,与孩子说后,兄弟俩一听都欢呼起来。
次日早晨约七点钟,我还没有起床,又听见两人兴奋的说话声,牙刷与杯子的 ……此处隐藏2731个字……一盏灯。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就会各自干自己的事情:爸爸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读报;妈妈轻轻地做家务;伟强也就会自动走到他自己的书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课。
适当的时机,爸爸妈妈会走到伟强面前,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把功课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妈担心。”在父母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下,伟强养成了自动学习的态度。
(四)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家长要指出孩子的优点,让他知道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我认识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时候因入学早,各方面表现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里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对他说:“孩子,你真行!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你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学一年就好了。不过,我们一起努力,解决问题,你会赶上别人的。”经过那一次,他对自己恢复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潜能,开始努力读书了,很快便成为佼佼者。
(五)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数去评价孩子
家长不应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成绩,而要看孩子的整体性表现而加以称赞。如果孩子尽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绩,家长应表示理解,不要让他有过分的压力。
使孩子喜欢上学习的方法 篇六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现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果,在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的。
不是说父母花钱给孩子报辅导班买教辅资料就完事了,而是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放下手机,在孩子身边看书,看报纸,或者是看看孩子的课本。如果孩子一直生长在这种氛围里,那么在他看来,读书学习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美国正面管教资质讲师、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成员陈绮老师说,当孩子厌学的时候,父母什么也不要说,把电视关掉,把手机扔在一边,只是坐下来看书。父母如何,孩子也会如何,春风化雨,自然无为。
所以,家长与其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
要让孩子看到玩乐的希望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的这种愿望可是说是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那么,家长如何把握玩和学习的度,让孩子达到良性的学习和娱乐双赢的结果呢?
所谓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孩子每天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的玩乐时间,有的孩子可能更多。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要想达到双赢,就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保证孩子在学习时,能够看到任务完成后尽情玩乐的希望。如果给孩子制定了满满的学习安排,让孩子看不到尽头,那他学习起来也就没有任何的动力。这种情况下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大人,甚至是熬时间,除了浪费时间、消磨孩子的激情,又有什么用呢?
二是在孩子玩得时候,确保他们玩的尽兴。既然决定让孩子玩耍了,就让他们抛开各种压力,甩掉各种包袱,开开心心地玩。别让孩子在玩的时候还惦记着有好多作业没有做、有许多的单词没背等负担。
家庭教育征文家长1500字 篇七陪伴
什么是陪伴,有人说是陪着孩子长大,是照顾她的一日三餐;有人说是履行父母的责任,监督她的学习;还有人说是默默无闻的守候。带着这些疑问,我回顾过往,由纸入心,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分享我的故事。
目前社会发展节奏很快,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是忙忙碌碌的,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陪伴方式,我们看到的陪伴是什么样的?有些家长把握好了生活的节奏,和孩子平等沟通,理解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并且让孩子选择与负责任,成为轻松快乐的家长和优秀的孩子。也有一些家长辞去工作,专心陪读,还有些家长和孩子不在一起,见到孩子就先问孩子的成绩,也有虽然天天可以见到孩子的家长,但回家后和孩子并不沟通,或者是不懂得如何沟通,在这些画面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陪伴下成长的青春期的孩子必然会出现叛逆、焦虑、离不开手机,成绩下降,家长会说孩子进入了叛逆期,给孩子扣一个“叛逆”的帽子,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其实是家长出了问题,是陪伴的方式出了问题。
有一句话讲得好,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所以有效的陪伴就显得必不可少,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良好的陪伴是怎么样的?一定是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自我价值认同感,同时可以提升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爱的能力的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而我们的家庭正是可以通过陪伴让孩子具备勤劳、勇敢、正直、善、,感恩这些品质。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一个良好陪伴的状况呢,最重要的是要入心,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实现高效陪伴。
每位父母都是带着满满的爱去陪伴孩子,有些甚至不惜辞去工作,天天守着孩子,然而收效甚微,和孩子很有距离感。青春期的孩子情感千变万化,作为家长就要用一颗柔软的心,找准自己的定位,用欣赏、肯定、赞赏、平等的目光去看孩子,孩子就会在一个安稳、平静、被尊重的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具体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次肯定,一个礼物,一次鼓励,一个欣赏的眼神等等,从而实现一次次爱的印证,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是可以求助,可以分享,可以互动的,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有安全而有自信。与之相反,家长带着审视、监督、控制、挑剔的信念和孩子在一起,大多数时候在孩子周围弥漫的就是无形的压力,就算家长不讲出来,孩子也感到很多压力。陪读的家长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因为家长心里装着的就是“你看我为了你学习,我专门陪着你,工作都不要了”这种信念,虽然不说,孩子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果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陷入觉得自己不好的循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还有些家长和孩子不在一起,通过视频,摄像头等和孩子进行沟通,进行对话。虽然不是面对面,只要家长做对了,用心了,陪伴就可以不受形式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颗陪伴孩子的心,我们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是被关注的,这样孩子仍然可以有力量去成长。
家庭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陪伴的空间,一个学习的氛围。家长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她的个人空间,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好朋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不要简单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家长,一个监督员,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干什么呢,通常就是家长在看着孩子,在做家务,看手机,还美其名曰在陪伴孩子,充其量就是“陪”,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伴”,发现孩子没有学习时还会喋喋不休,这样带给孩子的感受就是拒绝、叛逆,表现出来的就是反抗。孩子学习时,陪伴的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处于一个学习的氛围,一起学习,这样孩子心里会很舒服,这样的同理心带来的情感链接非常珍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只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被肯定和欣赏,给孩子选择与负责任的机会,那么每一个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轨迹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爱自己的、有爱的、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家长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