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物分析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调查报告分析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课题组在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高一调查人数为50人,高二调查人数也为50人。现对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分析如下:
一、学生的喜好
1、91%到96%的同学都喜欢生物实践活动。
2、98%的同学喜欢上生物实验课。
二、实践的形式
1、认识生物。可以参观动植物园来认识植物,这项活动可以让家长带领前去。在校内可以认识校内植物园的植物,并给植物挂牌。
2、参加小麦育种。从播种到收割及考种,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参加。
3、上好实验课。98%的同学喜欢上生物实验课,所以必修1所开设的所有实验都尽可能让学生上。
4、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
三、课堂内容和形式
1、内容:希望老师多举一些生活实例,多介绍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动态;希望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课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理知识,掌握一些生物技能。
2、形式:有一半的同学喜欢以口头讲述的形式上课,还有一半的学生希望以课件的形式上课。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上课。
总之,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投学生的喜好,开展有趣又有意义的生物实践活动,让课堂变得更生动,让学生学得更快乐,从而对生物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户县二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小组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调查报告分析》出自:范文网
【第2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认识调查报告分析学生调查报告分析
一、问卷调查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为xx区小课题《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素养的途径研究》研究是第一阶段,针对本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认识设计问卷调查,通过对作答相关试题,了解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内化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存在问题,积极探索下一步落实途径,为课题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我校高三8、9班学生
2.调查方法:不记名问卷调查法(以笔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问卷89份,回收问卷86份,有效问卷6份)
3.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问6个,均为单项选择题。调查是否了解四大核心素养,通过问卷试题,调查学生对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运用。在试题中,含有核心素养的不同的等级,选项从不同层次进行考核。
三、三、调查结果的统计:
对本张问卷进行重新归类,分为两大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 您知道生物核心素养吗?( )
项 目
选择人数
百分比
a.从未听说过
13
15.1%
b.听说过
56
65.1%
c.比较清楚
20
23.2%
2. 您理解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吗?( )(多选)
项 目
选择人数
百分比
a.生命观念
86
100%
b.理性思维
86
100%
c.科学探究
75
87.2%
d.社会责任
68
79.0%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1、2小题调查发现,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学生认识不足,比较清楚的仅仅有20%,对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生命观、理性思维(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学生认同程度不同,生命观和理性思维达到100%,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认识度分别为75%、68%,这位核心素养的在生物学科的落实提供了基础。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
a.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调查分析:第3小题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生命观,以选择的题的形式考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生命观是由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支撑,以重要概念作为载体,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选d正确率为68.7%。
4.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学生调查报告分析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调查分析:第4小题考查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是高考的重点,生物学具有科学性学科的共同点,对证据分析、判断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直接表现。选c正确率42.9%。
5. 您认为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主要是( )
a. 水污染 b.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c. 空气污染 d. 乱砍滥伐
6.控制癌症,关键在于三早,三早指的是( )
a.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b.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起痊愈
c.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痊愈 d.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起痊愈
调查分析:第5、6小题,着力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中社会责任感,是指于生物学的认与个人同事的时论:作出理性中时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初学问购的和神力,学生能造福人半的态应和个值观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讨并作件:时结和体科学形座践,试解决现实生活中节生物学相关。第5小题选择b正确率为93.7%,第6小题选择a,正确率为85.6%。
四、问卷分析与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思维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为,生命观、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学生普遍有所认识,但是认识不足。生命观,社会责任观认识情况较好,二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有待加强。 ……此处隐藏12081个字……
(3)狼的体细胞内有39对染色体,如果这只“白色母狼”被确认为家犬,则它的染色体数目是( )。
a.39条 b.78条
c.78对 d.无法判断
(4)综合资料1和资料2,用_________的方法鉴别山东警方活捉的“白色母狼”,可以得到最可靠的答案。
本题要求是分析、推理、应用层次的,要求比较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生物分类的知识,遗传的知识,还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本题第3、4小题得分率只有0.45,推测部分学生对同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是一样的,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不是简单让学生去识记知识和概念,还要让学生懂得迁移,应用到具体的事物中。就是说在教学中主要变式练习。这道题难点深了一点,因为在题干中出现了亚种,课标并不要求掌握到亚种,这个信息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另推测学生没有认真阅读资料,或者说学生不懂得在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第4小题完全从资料2中获得答案。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4.(6分)今年3、4月间,xx市出现了较严重的流感疫情,各所学校采取了多项有力应对措施。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流感患者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属于 。
(2)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传播。
(3)为防控流感,学校落实“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4)加强对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清洁和消毒,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5)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健康的生活》这一主题下的“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知识点,包括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几个重点内容,考察了结合实际现象分析问题等能力。这几个知识点在知识性目标是属于理解层次,在技能性目标是属于应用水平。学生也接触过类似的题型,但如果不能真正懂得传染病的病因,如何传播的,那么学生就很难找到预防的切入点,也容易将传播途径弄错、混淆。该题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题的得分率是0.53,还有47%的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的知识。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典型卷),以及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例一:
例一中,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如将“传染源”写成“感染源”。能看出来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但科学是严谨的,今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练,也要明确基本概念的涵义。不要跟近义词混淆。
例二:
例二中,学生将“控制传染源”答成“切断传染源”,也犯了类似例一中的错误。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中学的不扎实,不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强调,以免犯类似的错误。
例三:
例三中,学生将“特异性免疫”答成“非特异性免疫”,显然对知识点理解错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特别的关注一下个别学生的反应,达到学有所成,为其终身发展着想。
考查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具有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但从答题情况看,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不牢固,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造成科学概念混淆、模糊。其中原因一是教学时间紧,练习不足。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及细节强调不够,没有关注学生的层次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关注学生通过细节练习使学习能力提高。
三 、建议:
1.关注学生,分析学生。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先分析学生,了解学生。首先是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那么教师的课堂就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用鲜活、与时俱进的实例讲解知识,不要用陈旧的东西。其次是了解学生的爱好,投其所好,事半功倍。比如现在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学生是时代的先锋,关注一些新鲜新潮的东西,比如微博、游戏、ipad、电视剧、电影等。因此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接受一些新鲜的、健康的事物,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三是学习一些学习心理学,掌握学习的科学,及时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遗忘规律、概念图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等。
2.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对课本不熟悉,平时教学时候没有注重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的内容。在每一届的结业考试题目中都有涉及到分析资料解题的题型。本届结业考试题中第35题是典型的分析资料解题的题目,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没有仔细阅读资料的内容,并从资料中分析获得解题的有效信息。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分析资料的内容。在课本中有很多“资料分析”的栏目,教师要细致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解决讨论的问题,不要包办代替,或者没有给学生自行阅读和分析资料的时间,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资料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3.关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迁移。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而是进行了简单的死记硬背,感觉差不多的,就将以前做过的题目答案填上去,从而导致了这题的得分不高。看出教师平时的教学导向,有可能是偏向于让学生背,即重知识,轻能力。而教师的这种行为,又是由教育方针政策直接导致的。加强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有思考了才能理解。加强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提供新的学习情景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关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以证实的,因此,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和探究活动的教学要落实到位,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积累实验、探究的经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死背实验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平时的教学要注重对科学探究的各环节,如提出问题、确定变量、作出假设、设计对照、预期实验结果、作出实验结论以及评价实验方案等,作专题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5.关注识图能力、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每次结业考试都要考到关于识图的内容,并且要求越来越高,从单个知识点的识图,到综合知识的识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解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6.关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把握生物学科宏观、微观、应用方面的发展,关注新闻、网络有感生物学科方面的信息。在每年的结业考试题中都有一些题目关于生物学方面的新发生、发现的新闻信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或分析这些信息。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关注生物学科的新发现、新应用,并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生物方面的信息。比如人类的生存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医疗保健等方面。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生物分析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