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鼋头渚导游词(多篇)

时间:2025-02-12 08:53:21
鼋头渚导游词(多篇)

【概述】鼋头渚导游词(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江苏无锡锡惠公园导游词 篇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是无锡市内最主要的风景名胜区——锡惠公园。它位于无锡市西2.5公里处,包括锡山和惠山,全园面积达6.85平方公里。

【公园概况和名称由来】

游客们:锡惠公园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东部是锡山。惠山高329米,周围约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它是天目山的支脉,从东南连绵而来,山有九峰,境蜒似龙,又称“九龙山”。惠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十多处,名胜古迹有春申涧、惠山寺、听松石床、竹炉山房等数十处。

锡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围长约1.5公里,相传因周秦时盛产锡矿而得名。锡山是惠山东峰脉断处突起的小峰。山顶建有龙光塔和龙光寺,山下有龙光洞。1958年开凿映山湖后与惠山连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产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们:锡惠公园全国分为三个游览观赏区:一是名胜古迹区,包括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风景区,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涧等;三是文娱活动区,在锡山南麓。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前往参观游览。

【锡山:龙光塔—龙光洞—吴文化福寿天地】

各位游客:请随我进入锡山大门。锡山大门,面对大运河,飞檐翘角,大门正中高悬“山色溪光”横匾,为当年康熙南巡时所书。进人大门,一块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锡山”两个大字。各位请看:下刻《无锡金匾县志》所载无锡和锡山的几句话,点出了此处地名的来历。

沿山路向上,锡山顶上就是龙光塔。关于龙光塔,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传说:明朝正德初年,礼部大臣昆山人顾鼎臣,游览锡惠胜景后说;“惠山是龙身,锡山是龙头,无锡所以自南宋以来长期无状元的原因,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后人就在锡山顶上建了一座实心的石塔。此后几十年仍没有人中状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龙以角听,塔中宜空”。因此又在万历二年(1574年),建成七层八角的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龙光塔”,寓意龙光普照。龙光塔建造以来,屡次被毁。1924年重修时把培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铸重1.5吨,高2.85米铜刹,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纠正倾斜,把墙面由杏黄色改成深红色,使古塔更为挺拔端庄,英姿焕发。

锡山脚下是龙光洞,为地下游览场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楼亭相连,人口处拱门上砖刻“隐辰”两字,“辰”属龙年,“隐辰”是把龙隐于山内之意。洞内有三百多米长的通道,两边壁上灯火通明。东部的地下剧场,可容纳五六百人。另有13个厅室,陈列工艺、陶瓷、泥人等。这里的气温常年保持18“C,冬暖夏凉,游人至此,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龙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彩陶烧制,以花岗岩为基座,金星绿琉璃瓦顶,全长26.71米,高4.09米,九龙腾空,气势不凡。再向西是“吴文化福寿天地”。它沿锡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着著名书画家朱屺瞻102岁时题写的景点名称。石阶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台,台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寿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琼林赴宴;寿仙默默为我海屋添筹。”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长寿。”绕过承露台,上面两座方亭合并而成的双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对联写道:“国泰尽福地,民安多寿星。”亭名和对联均由我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书写。

锡山就参观到此,下面我们再去参观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遗址。

【惠山:惠山寺遗址—山门—唐宋石经幢】

惠山寺在惠山东麓,早在南北朝时,刘宋司徒长史湛挺就在此建造“历山草堂”,后改为“华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处福地,又因与天下第二泉同处名山胜景,于是名闻遐迩。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惠山寺山门前,看到这座黄色拱形建筑门上刻有“古华山门”4个金色题字,因惠山古称“华山”,惠山寺原是“华山精舍”,所以惠山头山门就叫“古华山门”,大门背面门槛上刻有“胜地名泉”4字。这个山门是1954年惠山街拓宽时王耀庭重新设计的,拱门顶端有双龙戏珠的装饰。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内,各位看到的两座古老的石经幢,南侧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无锡现存最古老的石刻经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由白鹿山人李瑞符书写,经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雕刻精美,充分显示了唐代的艺术风格。北侧一座建于宋代熙宁三年(107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伞盖神咒”。这种刻咒而不刻经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两座石幢分别用几块圆形湖石垒成,极具历史价值。

【山门殿—日月池和香花桥—听松石床—古银杏树】

进入古华山门,迎面是金刚殿,也叫“山门殿”。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悬“惠山寺”匾,匾额最早为明代陈勉所写,清雍正时蒋衡重书,现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据影片《无锡景》画面复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挂有清代无锡知县廖纶所撰的对联:“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调为教孝,寺教忠。”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重书。大殿背面,上悬“江南第一山”横匾,系我国名画家李可染所书,它为古殿平添了几分光彩。

过金刚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莲静卧,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桥,名“香花桥”。池是南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香花桥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桥的名称取自佛经: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之时,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香花桥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圆形浮雕,中间两扇石门,一开一闭,表示虔诚的善男信女可以从开着的佛门进入,若是恶人佛门则永闭不纳。所谓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或者说;善门开,恶门闭。游人过桥,都会在开着的石门上踏一脚,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进二山门,请看古银杏树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横卧一石,名“听松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它是驰名全国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块天然断裂形成,质地坚硬,一端翘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应无锡县丞公孙罗之邀请同游惠山,特地篆写“听松”两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纪念,虽经1200多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床边原有两棵古松,毁于元末。

“听松石床”前的古树为银杏,相传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经历了600多年风霜。据说当时共种有18棵,象征佛门18罗汉,现仅存这一棵。此树高21 米,直径1.91米,为雄性银杏, ……此处隐藏34724个字……承王位,后来太子舍弃了王位,到山中学道修真,度化群生,经过了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当上了“清净自然觉王如来”,相传又经过亿劫,才当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生日被定为农历正月初九,即所谓“玉皇诞”,那天凡道观都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道教又以腊月二十五日是玉皇大帝出巡日,那天玉皇大帝要下界巡视,考究人间善恶,祸福,这一天道观要举办道场,迎接玉帝御驾。

永乐宫壁画:

在灵霄宫中的艺术品中,最珍贵要数描绘在墙上的“永乐宫壁画”,游客们在金母殿与灵霄宫之间有一石彻水池,壁上有龙头吐水,水池的中间有一石钵上有一只花岗岩石球,正在徐徐滚动不止。我们各位游客猜想一下,这石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这石球有800公斤重,是一个实心球,使石球传动的原理是因为此球受4公斤水的压力,在如此水压的冲击下,使球浮现及滚动。相传“球”在古时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我们却希望我们的生活、家族能像这球一样一样,圆圆满满,转动不止。

金母殿居中端坐的金身像就是仙国第一夫人:王母娘娘,王母的大名叫“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太太,相传西王母是一个原始部族的保护神,在战国时的《穆天子传》中说道周穆王西游时见到了西王母,她是一位女王,她有不死之药和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据说月中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王母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道教非常推崇王母,说她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儿,凡世间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她的属下,她和玉皇大帝结为夫妻后,生了七个女儿,其中小女儿七仙女私自下凡与卖身葬父的董永结为夫妇。我想“天仙配”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了吧。另外她还有个外孙女叫织女,也是与人间牛郎结为夫妇,结果天上银河把他们分开,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日那天,才能鹊桥相会,据说那一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上去了,这个传说我们肯定都听说过吧,活活拆散这两对恩爱小夫妻的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着的王母娘娘。所以说王母娘娘不大招人喜欢,是因为她专横无情地拆散了仙女与凡间男子姻缘。游客们请看在这些女子中,那位身披绣甲的巾帼英豪,她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九天玄女”。在《水浒传》中说道,宋江被官兵追赶,仓惶中逃进还道村玄女庙,玄女娘娘显灵,不仅救了宋江命,还送他三卷天书,让他替天行道。以后宋江归顺了朝廷,领兵征辽时,被辽军的“太乙混天象阵”所困,宋江夜梦中得九天玄女传授破阵之法,即以此法大败辽军。相传在远古时代,玄女受王母之命来到黄帝那儿,授黄帝战法,黄帝得了九天玄女传授的战法,在 尢大战时,遂大败 尢。听说九天玄女不但是一个救助危难,暗藏韬略的女神,并且有赐福和赐文的功能。

下面请各位游客跟随我前往大觉湾:

(在千手千眼观音像前)各位游客,请大家看一看,这儿有一石盆,中间坐着一位小孩,两手合揖,在盆两旁各坐着一位神将,一位手指指着天,一位手指指着地,这是什么意思呢?相传如来佛一生下来就走了7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口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话语才完,天上飞来九条金龙,吐水为如来佛沐浴,游客们请看,如来佛的上方石壁上有九只龙头,其中的一只吐水不止。

(在如来佛大佛像前)各位游客,大家请看,中间这尊大佛就是佛祖如来佛。据佛经上说,如来佛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净坂王的王子,他的名字叫乔答摩,悉答多,他与我国孔子是同时代人。那么这位王子为什么要出家创立佛教呢?据说如来佛成人懂事后,他发觉每一个人都要衰老,衰老是转瞬即致。所拥得荣华富贵也不能长久,有什么办法才能解脱人们衰老的痛苦呢?每一个人都要生病,好好的身体竟然成了聚集痛苦的场所,有什么办法才能脱离生病时的痛苦呢?每一个人都要死亡,死时身心痛苦,家人悲伤,有什么办法才能避免人们死亡时的痛苦呢?生老病死得到解决呢?他为了把人们带到一个理想的彼岸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他就在29岁那年决然地离开了皇宫,抛弃了美貌的妻子,可爱的儿子,来到雪山顶上苦恒修行,他专心致志地修了六年,没有成功,但他苦恒修行的精神感动了生灵,六年中有猿猴献果,花鹿献乳,帮助他在雪山顶上渡过了六年。他下山以后,据说在河里洗去结在身上六年的污垢,喝了牧牛村女送给他的一碗牛奶,然后来到一棵最大的菩提树下,铺上吉祥草,面对东方,盘腿而坐,并发誓说,如果我这次再不成佛,那怕粉身碎骨,我也永远不起来了,就这样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恒修行,终于在腊月初八的那天晚上,“夜渡明性成正觉,大彻大悟成了佛”。相传他成了佛后,一共收了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各位游客请看,如来佛一旁年纪比较大的,白眉毛的名叫“迦叶”,一旁年纪比较轻的是如来佛的堂弟,名叫“阿难”。相传在如来佛圆寂以后,就是由他们两人招集500名如来佛的上手弟子把如来佛(释迦牟尼)生前讲的话,记在了“贝叶”上面,就是世界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佛经“贝叶经”。据说“迦叶”是过目不忘,“阿难”是听后永记,都有非凡的功能。游客们在“迦叶旁的一尊座像名叫“东方琉璃广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在阿难旁的一尊座像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据佛教信徒说,如果我们要消除灾难,延长寿命的话,要求药师佛的,如果我们平常常念叨阿弥陀佛,据说他就会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去享安养之福,因为他是西方教主。游客两旁站立的是佛门四大天王,东面第一尊是南方增长天王,第二尊是东方持国天王。西面第一尊西方广目天王,第二尊是北方多闻天王。相传天分三十三层,最上面那层天叫“非非想天”。据说俗话“你不要想入非非”就是从佛经上得来的。最下面那层天叫“四天皇天”。四大天王的职责就是把守东南西北四道天门,不让地上的妖魔鬼怪跑到天上去。游客们如来佛的面貌我们看看美貌吗?我导游为什么对如来佛用美貌二字,那不是对佛有大不敬吗?游客们,这尊如来佛像是根据唐朝洛阳龙门石窟的原样复制的,据历史上考证,当时武则天,利用权势,在塑造龙门大佛时用自己的面相替代了原如来佛的面相,也就是说现今我们看到的如来佛他的面貌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面貌。另外药师佛和西方教主的面貌也是武则天宠爱的二名女官的面貌。游客们那么武则天这样做了,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佛教徒都能容忍呢?我想总有其道理。

(在大水车旁)各位游客,大家请看,这儿有一架水车,水车上有许多龙头,车上来的水就是从龙嘴里吐出来的。相传这种水车出于唐朝,唐明皇非常宠爱杨贵妃大家都是知道的。据说有一年夏天,京都长安(西安)的天非常热,唐明皇为了讨杨贵妃欢心,就旨令宫廷名匠建造了一架大水车,直径18米,车上24只龙头,由60名太监推动水车,当水车转动时,24只龙头将水吐向“沉香殿”进行人工降雨,减低暑热。游客们这架水车可以说是古代的一种冷空调。

(在老子像前)游客们,这尊老子像是按照福建泉州的老子像复制的,是青铜制作的。据道家说老子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这儿有一句题词“老子天下第一”,我想在此的先生可能最能理解这一句话,是吗?

(在睡佛前)游客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彩色睡佛,就是佛祖如来佛,据说释迦牟尼(如来佛)活了80岁,就涅槃而去,他临去时对众信徒说:“七亿年以后,新的佛祖就又降世了”。

各位游客,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听我的讲解,欢迎大家下次有机会再来。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鼋头渚导游词(多篇)范文。

《鼋头渚导游词(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